背景

实践了一段时间OKR,在此简要总结OKR的一些概念,以及执行中的实践。更多是从问题触发做一定的记录,便于后续查询,以及增进理解。

从问题开始

什么是OKR

OKR(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)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,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。这里取网上能搜到的定义,有个初步的概念印象。OKR实际就是目标、关键结果的合称。从命名上就可以看到目标与关键结果均是OKR这套模式的关键组成部分。

OKR围绕着目标管理,与其它目标管理工具的差异是其目标的达成依靠拆解的KR汇集而成,目标的达成与否可以下拆到KR的达成与否进行判断。在OKR的术语体系下一般可以多层拆解,

  • O:目标
  • KR:关键结果
  • KT:关键动作

OKR本身可以逐级管理,上一级组织的KR可以是下一级组织的O,以此形式串联起整个组织的目标事项,以及各层级的关联动作事项。

OKR和KPI的区别是什么

两者都是目标管理工具。KPI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,关键绩效指标,核心是面向绩效目标管理的。绩效目标管理自然也会涉及目标及对应的指标值。从目标管理的角度而言,两者目的相近,都是为了管理团队与个人的目标。具体差异在于形式,

  • KPI的重点在与指标,OKR则额外体现了指标达成的手段,将达成目标的关键事项KR具象化出来了

至于其它如KPI、OKR是否可以公开透明,或者OKR可以设定更高的挑战目标等,相对只是较小的差异了,或者说形式上都可以将KPI调整成相近的。为什么KR的体现会是最大的差别?因为KR本身的确定是对目标的拆解论证,这一信息的生成会反推目标拆解的过程,将数据分解成可执行的潜在路径,而这一分解则需要更前置的业务输入、方向规划、共创讨论等等配套行动。

OKR可以代替KPI吗

没有绝对的可与不可。KPI用于绩效考核,有目标有指标。OKR同样也有这些信息,所以考核本身不是问题,有量化有路径自然可以用于考核,但不建议。

OKR被提出的本意并不是为了用于考核,量化考核的引入会挫伤OKR形式带来的共创与挑战。但一个组织运作又不可能没有考核机制,所以建议的方式是KPI、OKR并存。KPI用于考核,OKR用于跟进。在目标维度让两者的目标向趋同,让OKR能够顺利运转,同时也不因为再引入一套工具给组织带来过多负担。如此KPI、OKR两套并存是否显得多余且形式主义?并不然,管理工作上的形式有其作用,人在组织中通过规则形式协作。OKR是一个有效的跟进工具,而KPI毕竟不便于很高频的跟每个人去对(过于利益导向),因此两相结合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。

落地实践经验

目标O的设定

O对应目标方向,目标的来源承接自上,补充自下。一般而言O对应的是组织或团队最重要的几件事,自上则是外部对该团队的要求,自下则是该团队内部的高优事项处理。外部要求可以来自与输入或者对应KPI的拆解。自身要做的事项主要则来源于对应层级管理者的洞察与规划。

关键KR的设定

KR对应达成O的手段。通常KR是需要团队内去设计讨论出来,自然主要还是负责人的把控,但同时KR的执行势必是需要团队内各人去执行,因此KR的产生应该引入更多人进行讨论共创,如此讨论确定的KR就有了可以承接的负责人。当然也可以确定后再分配,但如此则少了一个让执行人员去深入探讨为何有该KR的过程,主动性上可能会缺了一层,以及执行过程也更容易出现偏差。文字毕竟无法表达全部。

OKR是否一定需要共创讨论得出

共创讨论是OKR可以选择的一种形式,但并不依赖共创。好的OKR的确定,需要有效的输入和分析。共创参与的人员未必在此之前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,临时的信息同步也会欠缺必要的深度思考。因此就个人经验而言,OKR的设定还是依赖对应层级负责人的拆解,不完善的部分可以引入共创补充。

也就是说OKR的骨架由负责人确定,引入共创的形式场合,让参与者进行补充。也借相应的场合做初步的目标事项对齐与探讨,这样不会让后续完全变成单向要求的过程。大的方向战略下一层级未必有信息,但实操过程中的难点上一层级未必有切实体感,引入共创的环节可以在这一环节互通有无,增进信息的流通。但应该也不至于改变总体的框架走向。

什么样的内容应该在OKR体现

团队的重点事项最好都进行体现。OKR用于团队事项的跟进管理比较方便,通过OKR的形态将团队的目标,关键事项动作拆解清楚,这样既是信息的透明,同时提供了便捷的跟进手段。只要确定跟进周期跟进机制,在对应事项下刷新状态进度就好。

OKR过程跟进的运作机制

OKR的过程跟进及关键事项的过程跟进。最好是确定不同周期的例行信息同步,周、双周、月、季度。每周同步关键KR的进展,没双周同步O的进展,每月刷新总体情况,季度进行OKR的整体回顾。

在信息沉淀上,统一文档进行管理,如有好用的在线系统也可以。沉淀的信息可以按时间追述,每一层级的信息可以按时间追述。过往清晰可见。问题与跟进也同样在一份里面进行沉淀。对于过程信息而言,不要分散,能够从单一源头分层追述,看到全貌。

OKR事项如何调整,调整频次

作为目标的O不要轻易调整,作为关键手段的KR结合实际的规划可以及时调整。最好是月维度去刷新。OKR从形式上要求了内容是在最初设计好的,但现实的运转并不以写下来的内容为转移,该变化的就是会变化,因此调整本身很正常。正常情况下,更层级的目标方向不会轻动,但达成手段可能会随时调整。做好相应的匹配调整即可。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关注,积累下变更的因素及原因,便于未来不重复踩相同的坑。

总结

没有工具能解决全部管理问题,OKR提供了一个另外的目标管理及过程管理选项,它的有效落地依赖核心管理者的意愿与认可。所有管理手段的执行都是自上而下的,核心管理者的执行力与推进力是这套工具有效落地的最为关键因素,缺少相应的投入与支持就会烂尾,但如果切实去做,过程中结合各自团队情况不断调整适应,那么这个管理工具就必然能够带来价值。

参考材料

  • 这就是OKR
  • 共创式OKR管理
  • OKR:源于谷歌和英特尔的目标管理利器